
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绿豆枸杞汤:夏日养生新吃法
时间:2025-06-25 16:01:21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一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无疑是消夏良品。但若只停留在传统的绿豆沙做法,未免有些辜负这味药食同源的宝藏食材。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绿豆与枸杞的经典搭配,解锁既清热生津又滋补养颜的夏日养生新吃法。
绿豆与枸杞:夏日养生的黄金组合
绿豆性凉,被誉为“清热解毒的天然卫士”,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能有效促进水分代谢,缓解暑热带来的烦躁。而枸杞则像一位“肝肾养护师”,其多糖成分不仅能中和绿豆的寒性,还能协同提升肝脏解毒能力,形成“清热不伤正,滋补不滞腻”的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两者搭配可使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互补,尤其适合空调房中易口干舌燥的都市人群。
科学处理绿豆:口感与功效的双重保障
想要绿豆快速开花,浸泡是关键。将绿豆洗净后清水浸泡2小时,豆粒吸水膨胀后,细胞壁软化,能缩短40%的烹煮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避免使用铁锅——绿豆中的单宁遇铁会生成黑色物质,不仅影响色泽,还可能产生有害成分。推荐使用导热均匀的复合材质汤锅,如某品牌“酷乐快手”汤锅,20分钟即可让绿豆绵软起沙,极大保留营养成分。
三步成就养生绿豆羹
1.基底熬煮:泡发的绿豆与清水按1:5比例入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此时可观察水面浮起的绿豆皮,用细网勺轻轻撇去,口感会更细腻。
2.甜味调控:待绿豆呈开花状时加入冰糖,甜度建议控制在每100克绿豆配15克糖。冷藏后甜味会减弱,可预留部分糖浆食用前添加。
3.点睛之笔:关火前3分钟撒入纯净水泡发的枸杞,既能保持颗粒饱满,又避免长时间炖煮破坏其维生素B族。若想增强滋补效果,还可加入5-6颗去核红枣,形成“清-补-润”的食疗三角。
风味升级与适配场景
追求层次感的话,可尝试用竹蔗糖替代冰糖,增添焦香风味;或滴入两滴新鲜柠檬汁,酸性环境能让绿豆汤呈现更澄澈的碧绿色。对于户外工作者,建议装入保温杯携带,搭配薄荷叶碎饮用,解暑效果倍增。而办公室人群则可将其冷藏后作为下午茶,佐以全麦饼干,既缓解疲劳又避免甜腻。
食疗延伸:从解暑到四季养生
这道甜品不仅是夏季限定。秋冬干燥季节,可加大枸杞比例至30克,并添入少许陈皮,转化为一款温润的护肝羹。对于健身人群,建议搭配虾仁食用——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互补,但需注意单次虾肉摄入不超过80克,避免与过量绿豆同食引发肠胃不适。
从《本草纲目》到现代营养学研究,绿豆与枸杞的配伍历经时间验证。在这个夏天,不妨让这碗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甜汤,成为你对抗酷暑的温柔武器。